top of page

[2021更新] 長者護理 及 長者照顧 4大要點

已更新:2021年8月10日


長者照顧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家中照顧病患長者除了關懷與耐性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兼顧長者護理、膳食、復康及覆診,這4大要點原來各有技巧,可以協助照顧者、家人 在照顧上更順利,同時減輕長者及家人的身心負擔,提升家人和長者的生活質素。


長者護理 及 長者照顧 4大要點 :


一. 長者護理

二. 長者膳食

三. 長者復康

四. 長者覆診


一. 長者護理

長者患病後身體變得虛弱或行動不便,甚至需長期卧床,難以起身活動。除了照顧者的愛心與耐心,還需要什麼技巧,令照顧者更加得心應手?

家人及照顧者可以參考以下一些病患長者護理小技巧:


1. 愛心與耐心

保持樂觀及正面心境,與病患長者建立良好互信的關係,幫助其克服各種心理問題。


2. 扶抱轉移

向專業護理人員了解及學習 協助 長期 起床、過輪椅、如厠等的正確方式,做足事前準備、姿勢及注意事項,與長者建立安全感及信心,減低照顧者的勞損,同時避免雙方受傷。


3. 注意姿勢擺位

如因短暫或長期卧床及不能自行改變姿勢,後頸、腰椎(近尾龍骨)、足踝下面可以放一個軟墊或小枕頭作支撐,令關節及床墊之間減少摩擦,減輕皮膚壓力,預防壓瘡產生。


4. 協助洗澡

很多患上 嚴重疾病的長者 (例如:中風、認知障礙症 等)可能未能 自行 沐浴洗澡 或 拒絕洗澡,洗澡前 建議先進行溝通說服,了解長者的習慣及喜好。洗澡前 先準備好毛巾及清潔用品,然後 溫熱雙手 及 調較 長者 認為舒適的溫度,過程盡量輕柔及快速。


5. 換片

應選擇合身及高吸量的成人尿片,同時向專業護理人員了解及學習正確的扶抱技巧,過程中檢查皮膚狀況,預防皮膚敏感,如有需要可選用合適的防尿疹膏。


二. 長者膳食

進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選擇合適的食物及進食方式,可令長者回復自我進食的信心,同時吸收所需的營養。

家人及照顧者可以參考以下一些有關為病患長者準備膳食、進食姿勢、餵食等小技巧:


1. 少食多餐

長者患病後通常胃口會變細,建議少食多餐,以保持營養均衡。


2. 膳食的準備

因應長者的身體情況選擇合適食物,可將食物切成細塊方便進食,留意食物有骨、大小或軟硬,同時應注意營養均衡。


3. 注意飲食預防「便秘」

長者「便秘」可能會導致腹脹、食慾不振、疼痛等問題,可於長者起床後的半小時,可以喝上一杯溫水,同時因應身體狀況選擇適當食物及注意糖入攝取量,盡量多吃膳食纖維的食物(例如:香蕉、菠菜、西蘭花、奇異果、西梅汁),少吃乳製品、朱古力、紅肉等食物


4. 餵食方式及姿勢

長者如因疾病出現吞嚥困難情況,應向醫護人員及專業人士了解選擇食物及餵食的正確方法,例如餵食前先為長者矯正姿勢,避免因患者肌肉控制或協調不靈,從而令食物或液體掉進氣管。


三. 長者復康

長者復康 過程 在 日常生活 可能將維持一段時間,因應不同的身體情況或病情,正確的 復康技巧 及 方式有助加速 康復 或 延緩病情。

家人及照顧者可以參考以下一些有關 照顧長者復康 的小技巧:


1. 出院前計劃

長者如不幸因 患病或受傷 住院,在出院前應與醫護人員 了解及擬定 出院後的 復康計劃,同時預備輔助用具 (例如輪椅、助行架、家居扶手等),如有需要可向有關 復康機構 安排 綜合家居照顧 服務,以跟進復康的進度。


2. 多做關節運動

長者如需較長時間卧床或活動能力有限,家人及照顧者應協助他們多做 關節運動,並協助按摩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3. 依照指示持續 復康訓練

根據 醫護人員 指示持續進行 復康訓練 內容,避免延誤 康復期 及進度,並準時 覆診 及持續評估,了解長者身體最新情況及調整最合適的 復康訓練 內容。


4. 善用輔助用具

在 長者復康 期間,請勿過急或勉強活動,應循序漸進,有待肌肉訓練至回復一定的力量再進行合適的動作,在日常生活中應 善用 輔助用具,例如 輪椅、助行架、關節護具、浴室家居扶手、起床扶手等等。


5. 注意家居環境安全

提防家居環境陷阱,應注意家居門檻、浴室濕滑、傢具擺放位置、通道空間等等,避免在復康期間發生跌倒、撞傷等意外,令身體狀況或病情惡化。


四. 長者覆診

覆診 是 長者復康 過程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讓 專業醫護人員 了解長者身體的最新情況,因應身體情況配合治療方式,並不單單是陪伴登記和取藥。

家人及照顧者可以參考以下一些有關陪伴病患長者覆診的小技巧:


1. 準備所需物品

準備好覆診所需物品,如長者身份證、覆診卡、足夠金錢;另外建議帶備剩餘的藥物及藥袋,有助醫生了解長者服藥習慣是否正確


2. 健康記錄

日常照顧護理中,因應 醫護人員 建議或個別需要而記錄日常身體狀況,如血壓、血糖、體溫等, 及異常的身體問題,有助醫生了解長者身體狀況 作出診治。


3. 紀錄醫生及醫護人員指示

紀錄醫生及醫護人員的復康指示及建議,同時標記所服用的藥物注意事項,避免錯誤服用。


病患長者因應身體情況可能需要更深入及不同的照顧技巧,因應個別情況,建議應諮詢專業醫護人員或向有關服務機構。如遇問題,應盡快向醫療或相關服務機構尋求協助,以舒緩家人、照顧者及病患長者的身心負擔。


歡迎透過以下方式與我們聯絡:

===================

📍恩樂健康生活體驗館:香港九龍灣常悅道21號Eastmark 801室

📞電話:27082968

🎓恩樂學院網站:https://glacademy.com.hk/

👼🏻恩樂兒童發展中心:https://in-sen.com.hk/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