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認知障礙症 的精神行為症狀(BPSD)

認知障礙症 的精神行為症狀(BPSD).jpg

相信 認知障礙症 其中一個最惱人的徵狀便是精神行為問題(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 of Dementia, BPSD)。尤於認知能力的缺損,患者往往無法理解或掌握周邊環境、時間等的資訊,同時患者缺乏耐性及溝通、理解能力,容易變得焦慮、暴燥或抑鬱等。

保持同理心.jpg

1. 保持同理心,明白患者的精神行為問題並非故意造成,而是疾病的結果

面對 認知障礙症 的精神行為問題,我們應要注意以下幾點:

友善,平和.jpg

2. 以友善,平和的態度關懷患者,有耐性地與患者溝通

靈活思考問題的前因後果.jpg

3. 靈活思考問題的前因後果,宜使用ABC行為分析法(Antecedents-Behaivor-Consequence)以思考解決方法

轉移患者注意力.jpg

4. 出現問題時嘗試轉移患者注意力以緩和情緒,減低壓力

製造噪音.jpg

1. 製造噪音: 提供一些白噪音(white noise)或感官訓練以調節適量環境刺激

遊走.jpg

2. 遊走:透過現實導向訓練及家居改裝(如安裝提示便利貼等)有助減少遊走

粗言穢語.jpg

3. 粗言穢語:透過溝通版協助與患者改善溝通,減低患者因無法表達而發怒的機會

失禁.jpg

4. 失禁:透過重覆性的,提供固定日常作息時間表及外間提示等,有助改善大小便控制情況。

同時, 職業治療師 亦可按個案的精神行為問題介入,視乎情況於人物、環境或活動方面提供不同的行為治療,如:

OT( 職業治療 )評估服務.png

當然每個個案的需求和情況有所不同,如有需要了解更多精神行為的介入方法,歡迎聯絡我們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