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症是現今社會非常關注的議題,很多長者及其家人都擔心要面對這個問題。 認知障礙症以前叫「老人癡呆症」,改了名是更能道出此症的特點,就是患者認知功能會衰退。 輕度或初期,可能只影響複雜的生活事項,如處理金錢、藥物、組織活動; 中期到晚期則會影響到自理以至基本的生存功能,甚至不懂得進食,危及生命。 所以擔心自己或家人面對認知障礙症,是正常不過,尤其是醫學說明認知障礙症是不能康復,而患病機率在80歲以上的更是接近10%。

認知障礙症的確是不能痊癒,但可以同時透過藥物及非藥物治療來大大延遲退化。 研究指出越高的學歷,認知障礙症所帶來的影響就會越遲緩,說明某程度大腦也像肌肉一樣,可透過鍛鍊來强化。 職業治療師在老年科其中一項上門的主要工作就是為認知障礙症患者進行認知訓練,以「治療」認知問題。
對認知障礙蘊釀期至中期進行,職業治療師會進行一些鍛錬式的認知訓練,目的是某程度改善認知能力,或者改善整體因認知問題受影響的生活能力。 這種訓練,可以是一些需要集中力、記憶力、思考、視覺處理能力等的活動,而治療師是期望參加者有一定程度的表現。 在上門訓練會常用到啤牌、棋類遊戲、桌面遊戲甚至小型麻將等進行訓練。 當然,不會是像與普通人那樣進行,治療師會適時提供協助,又不能太易,令患者可以盡用腦力。

上門時另一類常做的認知訓練是刺激性的,多於中期至晚期。 這類訓練旨在維持患者現有能力或思維,不會太重視表現。 有很多認知障礙晚期患者也是在家中靜養,由家人或者是家傭來照料。 由於長期在同一環境,缺乏了多元刺激,職業治療師會進行一些認知及感官刺激活動,以求患者仍多用相關能力,儘量的保持反應。 上門時,治療師會帶備一些不同的觸感物品、公仔、光影用具、假食物、常見物品、氣味瓶等,總之務求患者能多與不用刺激物接觸作出反應。
懷緬治療通常是以小組形式進行,透過接觸舊時事物,如舊相片、舊新聞等鞏固患者記憶及定向能力。 單獨上門時,治療師也可能會與初期患者進行類似活動,懷緬的事情就可以更加的深入。 另一種是帶領各種健腦操,如健腦八式,透過特定運動延遲衰退。 上門時的單獨訓練,會更能確保動作正確。

以上幾項就是職業治療師為認知障礙症患者上門進行認知訓練時常會進行的類別,當然仍有其他訓練,治療師會在仔細評估後設計實際活動及期望。 如果家中有親友疑似或正面臨認知障礙症的困擾,或對投身投身複康行業有任何疑問或興趣,歡迎立即聯絡我們。
Comments